5月16日,人民日报客户端刊文发布了甘肃省司法厅推荐的工作新闻稿件——《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定西司法局这样干》,现予以转载。
为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效,逐步建成“覆盖城乡、便捷高效、均等普惠、智能精准”具有定西特色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,定西市司法局近日印发《关于优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的实施方案》,推出六项工作举措。
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行业党的建设
始终坚持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,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全面加强律师、公证、司法鉴定等行业党的建设,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,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,教育引导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,牢固树立正确政治方向,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,依法依规诚信执业,认真履行社会责任,热忱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。
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体系
全链条构建区域性网格化法律服务体系,以市级和7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为枢纽,组建一级服务网格圈;以122个司法所和全市28家律师事务所为基础,组建二级服务网格点:以设立在重点工业集中区以及法院、检察院等部门和村(社)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、室为联络点,组建三级服务网格,形成一级网格协同联动办理,二级网格前端受理办理,三级网格指引转介服务的网格化模式,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枢纽作用,不断强化村(居)公共法律服务室的指引作用。
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有效覆盖
细化落实《定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站室标准化建设方案》指标要求,在现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站室建设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,基本达到标识明显、场所临街、设施完备的建设要求,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功能。把市、县(区)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平台的核心,把乡镇(街道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为平台的中坚,把村(社区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作为平台的基础,构建覆盖市、县(区)、乡(社区)、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“主阵地”。聚焦基层人才短缺现状,积极协调县区法律服务资源,科学建立考核考评机制,鼓励律师、公证、司法鉴定等法律执业人员定期定点下沉基层乡镇(街道)司法所,就近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。
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服务机制
全面落实“三项便民”服务机制,极大便利未成年人、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申请法律援助,进一步畅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“绿色通道”,推行市域内法律援助异地协办,打破申请人地域限制,方便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就近申请法律援助。深入开展“法援惠民生”品牌活动,在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基础上,全面推行律师首接首问制,不断拓展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环节,从案件办理端向申请受理端延伸实现闭环,为群众提供代收申请材料、初核、转递法律援助申请的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,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路。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机构管理、队伍素质、案件质量等工作,着力解决突出问题,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开展“公证减证便民提速”活动
年内开展“争创先进公证处 争当优秀公证员”活动,促进公证机构全面建设,提高公证队伍整体素质。持续开展“公证减证便民提速”活动,压缩公证办证期限至5个工作日内,鼓励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对法律关系简单、事实清楚、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,尽可能实现“当场出证”。进一步简化公证事项证明材料,对法律关系明确、事实清楚、无争议的公证事项,尽量做到“一证一次办、当场办”。不断强化部门间协同办理,大力度推广“公证云”远程视频公证,为群众提供省时、省力、省心的公证服务。
加大司法鉴定行业执法监管力度
严格控制审批司法鉴定业务增项、机构法人变更事项,全面推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质量评查,全面落实司法鉴定意见书赋码管理,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收费秩序,坚决杜绝司法鉴定机构违规超范围鉴定、违规出具鉴定文书。持续深化司法鉴定资质认定能力提升三年行动,认真组织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工作,重点从机构资质、依法执业、内部管理、队伍建设等方面,对全市六家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评估,对被年度评为B级以下的司法鉴定机构作出约谈提醒、暂停申报业务增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