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>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律协动态

司法行政要闻 通知公告 律协动态 市州动态 荣誉奖励 行业处分 图片专区 视频专区 年度报告

第八届西部律师论坛特邀嘉宾刘卫律师9月21日从北京飞抵兰州,在下榻酒店皇冠假日酒店接受郝冬白、廖明独家采访

发布时间: 2016年09月22日 来源: 作者: 点击量:
  刘卫简介:
  刘卫,北京点睛政法网络学堂(点睛网)主编,法律培训与律所管理咨询专家,主要研究方向为律师事务所管理及律师营销。有过国家公务员、反贪与抗诉检察官、国企管理经历,曾在清华大学、香港大学兼课任教。现兼中国政法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班主任、北京雪迪龙公司(股票002658)独立董事、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阳光成长计划“阳光顾问”、太原市律师协会特邀顾问、中国德和精品律所联盟(ECLA)高级顾问、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等律所管理咨询顾问、点睛智慧产业联盟创始人。 

  主讲课程
  《律师事务所战略管理》、《律师营销原理与实务技巧》、《律师是不是商人》、《服务营销》、《合伙人关系构造》、《律所分配的艺术》、《律所市场定位》、《律师专业定位》、《党建带所建与党务带业务》、《律师专业化转型模式与路径》、《律师产品研发》、《律师广告技巧》、《律师学术营销》、《律师网群营销》、《律师博客营销》、《刑辩律师业务拓展的难点与对策》、《如何把律所开上网》、《律所人力资源管理》、《如何把律师培训好》、《新律师法对律师的影响与对策》、《法治国家与律师的功用》、《中国律师业的发展进路展望》、《律所管理的难点与热点问题》、《国内律所管理经验简介与评析》、《律师口才训练》、《法律人思维训练》等课程。参与并在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、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、第四届青年律师论坛、第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届西部律师论坛、三省一区律师论坛、中南六省(区)律师论坛、第八届、第十一届华东律师论坛、山东省律师论坛、云南省律师论坛等律师界大型活动上发表过演讲或点评。
  授课律协
  曾先后为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山东、云南、湖南、福建、内蒙古、浙江省直、杭州、深圳、广州、南京、苏州、扬州、镇江、青岛、扬州、福州、绵阳、乌鲁木齐、大连、太原、成都、凉山、宁波等20多家律师协会讲授过律所管理、律师营销、执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。同时,还为北京、上海、山东、广州、深圳、武汉、长沙、沈阳、杭州、福州、成都、昆明、温州等地上百家律所,进行过律所内训或咨询式交流。
  主要著作
  参编或主编的著作有: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《如何成为出色的律师事务所领导人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刑事辩护律师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房地产律师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知识产权律师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证券律师》、《如何做好企业并购与重组律师业务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婚姻家事律师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劳动与社保律师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私募股权律师》、《如何做好企业风险管理律师业务》、《如何成为出色的金融律师》、《申请律师执业人员/实习律师培训教程》等律师技能培训系列光盘教程;主编完成《轨道交通律师实务》、《金诺所的分配机制和薪酬管理》、《尚权论坛与尚权刑辩品牌》等移动教程。
  策划活动
  策划组织了“中国名律师讲坛”、“新法讲坛”、“律所主任与合伙人领导力高峰论坛”、“法律教育与律师培训高峰论坛”等系列讲座,“律所管理”、“青年律师成长”等系列沙龙。协助各地律协策划了《北京律协青年律师阳光成长计划》、《广州青年律师培训计划》、《云南律师论坛》、《第五届西部律师论坛》、《内蒙三省一区律师论坛》等培训或学术研讨活动。
  研究成果
  已完成阶段性学术研究成果《律师事务所管理学》和《律师营销学》。并先后在《中国律师》、《法制日报》、《律师文摘》等刊物上发表《律师应该提出正确的问题》、《何为律师兴与律师如何兴》、《营销照耀律师》、《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盲点与起点》、《之所以大成》、《律师分类时代的到来》、《年轻律师的难点与拐点》、《云时代的律师培训》等关于律师的学术文章。( 郝冬白 廖明律师整理) 


  嘉宾访谈:刘卫律师访谈录

  记者郝冬白、廖明:您曾经讲过《律师营销学》,并发表过论文《营销照耀律师》,我们又发现,您还开设了《律师是不是商人》的课程?请问刘卫老师,营销和商行为有区别吗?律师是商人吗?如果不是商人,为何要营销?
  嘉宾刘卫:营销是个中性词,并非商业的专利。如按营销主体划分,可以分为商业营销、医院营销、学校营销、银行营销、社团营销、政府营销、国家营销、个人营销(比如网红),等等。
律师不是商人,这毫无疑问!但律师如果不懂或不善营销,案源很少甚或没有案源,则无法实现或充分实现自身价值。律师价值的高低与社会公平正义指数成正比。因此,我一直在讲,律师营销是律师强大的引擎,律师营销是运送正义的工具。

  记者郝冬白、廖明:您认为“何为律师兴”?“律师如何兴”?
  嘉宾刘卫:多年前,我读到江平先生“律师兴则法治兴”的论述,作过一些思考,并就此在媒体上写过一些文字。我想,一个行业或职业的兴盛,至少应该用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束来衡量。在“量”的方面,我设想了律师从业人数,总收入,纳税、人口律师比等指标。当时我预测并斗胆放言,中国律师至少要有300万以上才谈得上兴,而法治中国至少需要保有400万-500万律师。在“质”的方面,我引用了舒国滢教授的观点,中国律师应当达到具备社会普遍信赖并托负命运的品格,才称得上兴。这是关于何为律师兴,至于律师如何兴,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我的同名文章。

  记者郝冬白、廖明:法言法语等同于法律术语吗?有人说:要让律师戒掉法律术语,就像戒烟一样:周围的每个人都会受益!
  但是,如果戒掉法律术语,律师怎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性呢?
  嘉宾刘卫:说法言法语完全等于法律术语似乎有些牵强,我认为二者应该是包容关系。
  律师象戒烟一样戒掉法律术语,周围的人也不一定会受益。因为法律术语既不会象烟一样毒害当事人,也不会象奶一样让当事人受益。唯一能让当事人受益的只有律师的专业精神、专业技能和专业服务。专业,只有专业,才是律师乃至法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!
  一个优秀的律师不是要戒掉法律术语,而是应该具备“翻译”法律术语的能力,具有上山唱山歌,下海唱渔歌的本领。

  记者郝冬白、廖明:2009年,您为《律师的天空》一书作序时,曾谈到“年轻律师的难点和拐点”问题,有句话让人记忆犹新,那就是“今后绝大多数法科毕业生只能去做律师!”还说,“全国还有几百个县没有一个律师,大量的刑事案件无人辩护,大量法律事务仍在由外行操刀,还有浩浩荡荡的信访大军和翘首企盼法律阳光雨露的农民兄弟……放眼望去,中国还有大片大片的"法律荒漠"。”您谈了这个问题后,距今已经过了7年了。您认为,7年前“年轻律师的难点”和目前“年轻律师的难点”有所区别吗?,目前“年轻律师的难点和拐点”在哪里?
  嘉宾刘卫:是的,正如我当年所说,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法科毕业生进入了律师行业,法科生选择律师职业的比重在快速增长。但尽管如此,大多数法科毕业生的第一选择依然是公务员、法官、检察官,离“绝大多数”选择做律师还有漫长的道路。
  七年前年轻律师面临的难点,有些改善了,有些依然如故。随着互联网的渗透,客户、市场、社会环境的演化,以及年轻律师主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,新一代年轻律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七年前有所不同。比如,七年前的年轻律师只要谦虚的向师傅们学习即可,但现在“双创”语境下,许多互联网法律服务是老律师也不懂的新领域,年轻律师无法向前辈去学习新业务,只能靠自我研发。故新一代年轻律师要同时面对,现有业务技能提升和新业务研发的双重压力。
  可以预见,创新将是新一代年轻律师的最大难点,而如果创新做好了,就有可能“超车”领航,这或许也就是当下年轻律师的拐点之所在。

  记者郝冬白、廖明:我看过您的授课记录,您曾“先后为北京、上海”等30多家律师协会讲授过律所管理、律师营销、执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。同时,还为“北京、上海”等地上百家律所进行过律所内训或咨询式交流。可是我们发现,在“等”之前,没有出现过甘肃和兰州的字样。您对甘肃熟悉吗?您对甘肃律师有什么建议和期待?

  嘉宾刘卫:之所以在个人简介中没有列举甘肃和兰州字样,主要是篇幅有限而我讲课经历过多所致。甘肃是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,我非常向往这里的一山一水,更对这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充满着敬畏和敬意,如果将来条件成就,我愿意去甘肃各地与律师朋友们喝茶聊天,徜徉山水间。


  记者郝冬白、廖明:我们知道点睛网是国内最早的“互联网+法律”企业,请问在“互联网+法律”的大势下,点睛网将有何作为?
  嘉宾刘卫:点睛网与中国律师风雨兼程,共同走过了14个春秋,在“互联网+”的大潮助推下,点睛网潜心研发,先后推出了“行业网校”、“机构网校”、“专家教室”三大平台,从律师培训扩展到了申请执业、公证、司法鉴定、企业、政府、金融、司考、高校、社团、居民、村民等各类人群的培训,正向着“中国人学习法律的地方”迈进。
  近期,点睛网又推出了“点同”、“点答”、“点听”三个互联网产品。其中,“点同”是合同商城,帮助律师销售或购买合同模板;“点答”是知识共享、知识变现产品,帮助律师销售法律咨询;“点听”是付费阅读产品,帮助律师销售电子文章或刊物。目标是:让百姓以尖叫的价格享受优质的法律服务,让律师睡着了也能赚钱。

  记者郝冬白、廖明:请问互联网会砸律师的饭碗吗?
  嘉宾刘卫:这个问题我们在群里已经讨论了一天了,有人认为有可能,有人认为不可能。我的观点是,互联网一时还很难砸掉整个律师行业的饭碗,但一定会重组这个行业。而具体到某一个律师,则要看他是否能够与时俱进,一个只会打算盘的账房先生恐怕当不了今天的会计。(完)